高考走了 “考宴”来了
- 来源:中国青年报 | 作者: | 本文已影响
人
喜酒不醉人,不喝得罪人。亲朋好友、师生同学之间,相互祝贺一下,互相勉励一下,本无可厚非。但时下这类酒席越吃越“变味儿”,几乎成了一种庸俗不堪的不良风气。有些带着“光宗耀祖”色彩的“喜宴”让人生“厌”。
“酒宴”考验现代文明,名目繁多:考上名牌学校的要设“红门宴”,喝“喜庆酒”;考上一般学校的要设“贺喜宴”,喝“祝福酒”;即使考不上理想学校的也要设“解恼酒”,摆“宽心宴”,喝“安慰酒”……一些酒店也推波助澜,推出“状元宴”“举人宴”“才子宴”。今天“庆功宴”,明天“谢师宴”,后天“送行宴”。同学之间还要设“学哥宴”“学妹宴”“友谊宴”,喝“聚会酒”“同心酒”“友情酒”,攀比之风越来越盛。你来我往,赴宴请客,收礼随份子,随不完的份子,送不完的礼,赴不完的宴,喝不完的酒,浪费了时间,花费了钱财。学生家长老师、亲朋、街坊之间是连环宴,马拉松似的宴会没完没了。
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酒不醉人人自醉”。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是人之常情,可以理解。但若是过了头,“喜酒”也醉人。考试考出好成绩,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,但是,不一定非得设宴庆功,也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去请酒,去搞所谓的“人情交往”,去没完没了地灌输一些曲意逢迎的顺耳美言,这不仅违背了金榜题名者“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”的初衷,而且还会使他们在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取向中有所迷失。如果给得中的学子或送一句鼓励的话语,或送一些书籍之类的文化小礼物,或送一束鲜花,或发条短信,打个电话,或寄张贺卡,更有意义。
“喜酒”过量也醉人,何必非设“红门宴”?但愿我们经得住“考宴”,努力倡导和践行健康、绿色的生活方式,养成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。

相关阅读:
-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(总纲)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
-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
- 新高考“弃物理”成趋势 物理学界很心
- 今年174万学生获贷款资格 占高考报名数
- 寒门贵子庞众望清华报到 不想贷款打算
- 后高考经济:复读成产业 准考证变“打
- 77.3%受访者赞同隐形资助高校贫困生
- 近3800名新生来清华报到 男女生比例2:1
- 浙沪初试新高考 优势不小问题也不少
- 男子冒充堂哥户籍高考 身份归位后学历
- 新高考迎来首届高中毕业生 将实现“小
- 超一本线88分盲人考生王宠被东北师大录
- “新高考”如何让高校和考生获得更多自
- 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首年各方功利对待
- 高三生休学花5万上保过班最终考215分
- 北大2017年在滇录取结束 云南文科状元
- 高考走了 “考宴”来了
- 魏祥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类(数理)专业
- 12岁女孩参加2017高考,考了620分 超一
- 高考作文命题不应无视农村考生
- 高考过后学霸们的手写笔记网络热卖 你
- 江苏省考试院:评卷过程不可能有满分作
- 高考阅读理解“诡异的光”引热议 语文
版权声明:
本网站旨在促进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,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。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,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
地区导航
